以下文章来源于清华大学 ,作者和你一起上课的
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。这里是清华大学!
2月17日
一年前的这一天
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
防控工作的关键阶段
这是清华人应对疫情掷地有声的承诺
这一在清华大学历史上
尚属首次的大规模
实时、互动、异地、分散的
在线教学实践
汇聚起蓬勃向上、生生不息的
清华力量
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变革
一年过去
相比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
更让我们铭记的是
清华人面对挑战时展现的
向着光,我们一路同行
如你所见,变化已然发生
同学们参加线上学习
01
“我成了一个学生中心主义者。”
——于歆杰 电机系教授
为确保2020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平稳运行,清华大学成立了在线教学专家组和工作组。于歆杰任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。
02
“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一次尝试克隆班的经历”
——杨芳(右1) 语言教学中心副教授
03
“困难再大,清华的体育精神
不能丢!不能断!”
——周放 体育部教师
04
“我想把过去一年的感受概括为一个词
——融入。”
——Kamleshkumar Patel
语言教学中心教师 英国籍
05
“疫情虽然困住了我们的身体,却困不住我们渴望汲取知识的心。”
——牛艺璇 美术学院本科生
自去年2月17日开课,我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在线学习生活。刚开始我还不太适应,因为新疆和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,但在家人的帮助下,我努力调整好了作息,按照北京时间学习生活,顺利跟上了课程进度和节奏,很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们。
06
“‘未央计划’正是发挥网络的长处,让我可以在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自由徜徉。”
——左冲 “未央计划”选课生
生命学院博士生
07
“我们不仅仅是助教,也是在线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的重要一分子。”
——伊丽 生命学院博士生
云上开学的日子,每一位清华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。最初做在线教学技术助教这份工作,我压力很大。那段时间,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,无时不刻都得坐在电脑前答疑,被家人吐槽“长在了沙发上”。秋季学期,为了帮老师们进一步熟悉融合式教学,我利用特长将技术指南化成了漫画,很开心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。
现在回想起来,无论是春季学期还是秋季学期,基本上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未曾遇到的问题,大家都在学习的路上,只能用排除法一点点寻找原因。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让我很感动的教师和助教同学们,他们也是我前进的动力。那段特殊的日子,自己爆发出很多新技能,但更多地是深切体会到做事态度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我们不仅仅是助教,也是在线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的重要一分子。
08
“只要我们有准备充足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学习素材,就能从这一非常规的学习系统中受益。”
——MOCHOLI GARCIA JACOB
新闻学院硕士生 西班牙籍
自2月17日清华大学如期开课以来,每天身在天南海北的清华师生准时相约,共赴课堂。这其中,不乏很多国际学生的身影,他们身处世界各地,却克服时差等困难,只为在北京时间准时上课!
清华在线教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效、迅速和便捷,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,最初心里难免有些忐忑,但慢慢适应下来倒很是享受。
相关阅读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